持“化工”第一妖股中毅达的股民赚嗨了,惊呆场外观众!
持“化工”第一妖股中毅达的股民赚嗨了,惊呆场外观众!这是顶上还有顶,而场外大多数股民是底下居然还有底,果然,“亏损等于无限想象空间”。
在深海科技和海工装备这两大海洋经济热门概念股降温之后,被誉为“牛股摇篮”的化工板块接过了领涨的接力棒。
3月27日,中毅达(600610.SH)股价直线拉升,在开盘仅两分钟后便牢牢封住涨停板,实现了“4天4涨停”的壮举。
回顾过去几个交易日,中毅达更是取得了“14天8板”的辉煌战绩:
从3月10日至3月27日,股价从4元出头飙升至11.66元,累计涨幅达到189.33%。
截至目前,公司市值达到125亿元,较起涨前增加了81.83亿元。按照最新的持股户数5.96万户计算,每位股民平均获利13.74万元。
股价的异常波动是否预示着中毅达将复制正丹股份的神话?
引发中毅达股价飙升的原因在于其具备热门的“化工概念”。
公开数据显示,自2024年10月以来,双季戊四醇的价格已经翻倍,从2.5万元/吨迅速攀升至5.5万元/吨。
价格上涨的趋势仍在持续,据百川盈孚的报告,3月21日,双季戊四醇的市场价格达到了6.3万元/吨,周涨幅高达17%。
双季戊四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,主要用于高端涂料、PCB光固化油墨等高附加值产业。
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供需失衡是导致双季戊四醇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。
在供给方面,双季戊四醇的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,全球范围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进行大规模生产。近年来,整个行业的扩张速度有所放缓,新增产能有限。同时,一些大型工厂的搬迁与停产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紧张状况。
在需求方面,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、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环保政策的加强,这些领域的需求快速增长,进一步推动了双季戊四醇价格的上涨。
中毅达的主要经营实体为其全资子公司赤峰瑞阳,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与销售。其主要产品包括工业用季戊四醇、工业用双季戊四醇、工业用三季戊四醇、特级品季戊四醇等季戊四醇系列产品。
根据其2024年的财报,公司季戊四醇装置的年生产能力为4.3万吨,产能在国内仅次于湖北宜化,位居行业第二,产品质量水平处于行业领先。
加之公司市值较小,起涨前(3月7日)市值仅为43.17亿元,且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不高(截至2024年末,公募、私募基金已不见踪影,仅北向资金持股0.49%)。
这使得中毅达成为游资炒作的绝佳题材。
毕竟,去年同属化工板块的正丹股份就一战成名,创造了近12倍的妖股神话。
这使得近期化工品的涨价潮再次获得了市场资金的青睐。
然而,中毅达与正丹股份不同,它已经连续两年亏损。
在2023年和2024年,中毅达分别录得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.2亿元和1408.39万元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1.24亿元和2136.6万元。
在营收方面,更是连续三年下滑,从2021年的13.94亿元降至2024年的11亿元,复合年均增长率(CAGR)为-7.6%。
若将时间线拉长,自1992年上市以来,中毅达累计录得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亏损-20.4亿元。
亏损之巨,令人咋舌。
在这种疯狂的涨停行情下,中毅达的市净率已经高达188.06倍,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,截至3月26日,申万一级基础化工行业的市净率仅为2.01倍。
可以看出,中毅达的市净率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历史经验一再证明,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炒作,其下跌同样迅猛。
回顾上一轮炒作,中毅达股价直接回撤超过80%:
从2021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8日,在长达三年的下跌趋势中,公司股价从23.2元一路跌至3.21元,累计跌幅达到86.16%。
因此,妖股谷(谷主)还是那句老话,投资需谨慎,当估值已经高得离谱时,就不要再去参与击鼓传花的游戏,以免成为最后的接盘侠,高位站岗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提供的所有数据及资讯(包括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信息)仅作交流学习及参考用途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交易要约。